邓州门户网,邓州在线 邓州门户网手手机app
  邓州吧   茶馆杂谈   邓州唯一的全境都是山区的村落—杏山村!
返回列表
查看: 45202|回复: 0
收起左侧

[邓州事儿] 邓州唯一的全境都是山区的村落—杏山村!

[复制链接]
     
发表于 2022-1-12 11:19:3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2e14fdc89d757c808d88370c3c558966.jpg

我们杏山村位于两省三县交界处,是邓州市唯一的全境都是山区的村落,也邓州市地域面积最大的行政村,还是首批中国传统村落。这里群山连绵,山水相间,杏山地质公园、楚长城遗迹、隔堤寺传统村落……像一幕幕历史画卷,徐徐展现着厚重与沧桑,过往与现在。提起杏山,就不能不说到小铁路。有一段流传甚广的顺口溜:“名里有杏不见杏,守着丹江没渔船。长城只有脚脖高,兵营塌成石窝窝。划归淅川不开会,修了渠首功劳低。窄轨上面跑火车,动似蚂蚁运得多。打听清楚才见面,婚后牵手来恋爱。”这“窄轨上面跑火车”,说的就是小铁路。小铁路位于我们杏山村,虽然如今早已停运,陪伴它的,只有阵阵刮过的微风,偶尔一两声鸟啼,大多数时候,什么声息也没有。而数十年前,它却不是这样。轨外残存的堆堆石料,无言地诉说着小铁路曾拥有的喧闹、峥嵘与活力。
e915b9652d5e617bd3b2de0cc6c99d5f.jpg
那是1966年,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“三五”时期,受特殊国际、国内环境影响,党和国家提出了“备战、备荒”的应对策略,授权湖北省在老河口市洪山咀修建年供水泥30万吨的“光化水泥厂”。然而单靠一地,颇有资源告罄之忧,湖北省决策者的眼光于是向外辐射,很快就“锁定”了河南省邓州市的杏山村。杏山村毗邻洪山咀,石灰石储量200亿立方米,且含钙量达50%,是生产水泥的优质原料。尽管河南方面予以了十二分的配合和支持,可问题还是来了。杏山资源倒是丰富,可运输十分棘手。按当时情况,水运,耗资大收益低;而公路,一穷二白,现铺没钱不说,即使有钱修也会耗费过多时日,现实根本不允许。经过权衡,最后决定修造“窄轨”铁路。“窄轨”又称“米轨”,轨距762毫米或600毫米,每公里造价仅3万元左右,是1435毫米准轨铁路的二十分之一。而运输能力,保守估计,按每列火车载重40吨来算,就相当于560头毛驴的运量。本着“花小钱,办大事”原则,在洪山咀与杏山间铺设“窄轨”铁路就成了最优化的方案。
993cde47a3830ea1f5a29347047d8170.jpg
说干就干,1969年12月,在装运输党支部书记张明锁,河南商丘市第十五工程队队长陈光明等人的率领下,数百名来自湖北、河南两省的“三线”民兵、民工齐聚一起,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拉开了杏山段“窄轨”铁路铺设的帷幕。条件艰苦到不能再艰苦,然而却没有人叫苦叫累,没有人计较报酬。因为人人心里都有一个梦,那就是来年“七一节”前,用实际行动向党献礼。有梦不觉夜长,有梦能耐凄凉,有梦可演绎“我命由我不由天,是魔是仙我说了算”的神话。正是靠着这一梦想的支撑,有人加班加点,有人轻伤不下“火线”,有人一再推迟婚期……最终提前完成了工期。这是一个物质第二精神第一的时代,这是一页“中华儿子多奇志,敢教日月换新天”的历史,而小铁路,正是精神的承载者,历史的连缀者。尽管它最终或没于岁月的风尘,或抽象成一段古老的传说,但小铁路注定不会被遗忘。因为,一个伟大的国家总是在精神的洗礼下才能获得新生,一个伟大的民族总是在对历史的一次次回望中才能汲取前行的力量。
79c6ef8738180da66a7e09b8f6ae4950.jpg
再把时光回溯的更久远些,距杏山村村委会大约20分钟车程,在主峰朱连山西侧的一个幽深处,有一个古朴典雅的石门牌坊,上面镌刻:隔堤寺,这就是远近闻名的隔堤寺村。顺着延伸大山的道路前行,两山夹峙间,20多处错落有致的石头房屋映入眼帘,石屋群所用石材,均取自山体。院墙、正房、偏房、楼门、石墩,都是毛石片儿干砌而成的。据专家们说,我们村保存最完整的那几处石屋,都是清乾隆年间的。村口处是村民张绍朝家,他家的这座两层石屋最具代表性,据他说,他祖上十几代人都在这座石屋里生活过,之前是典型的四合院,经过岁月的侵蚀,现在仅剩了南北两座阁楼,前后呼应。东侧是石砌灶屋,西侧是一丈有余的石头院墙。沿院子正中,有直通堂屋的过路石。主屋门前,三级石头台阶凹凸不平,只留侧边的凿痕清晰可见。堂屋一、二楼正门,均为木质,一楼门墩两侧,是整块的青色立门石,门楣上方有青石横门。二楼门楣和一楼基本相似,只是顶端呈拱形。上下两层的透气窗,虽是整块石板凿孔而成,却并不影响室内采光。考究的建筑特色,证实着这个家庭曾经的辉煌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,村子周边匪患不断,张绍朝的二爷、三爷同时被绑票,再也没回来。独享家产的张绍朝的爷爷,因赌博输掉了几百亩良田,也输掉了整座院子。是张绍朝的奶奶和大姑,连明彻夜纺花织布,又把房子赎了回来。
931a2a208878d0fa918dea06a0896165.jpg
村里的其他石屋,屋脊瓦当,扁石为墙,墙体却不用泥料、白灰等黏结物抹缝。这些就地取材,从山上撬来的石板块儿,垒筑成的石头房屋,大多有百年以上的历史。日蚀风袭,历经风雨,却大多保存完好。一代代隔堤寺人在这里生长、走出,石屋默默注视着村落的变与不变。这个小自然村落虽名曰隔堤寺,即使年过花甲的老人,也没见过寺。唯有村里一块杂草丛生的残破地基,佐证了隔堤寺的存在,这个村民组的名称也就延续至今。杏山村有着大小18个自然村落,在豫鄂两省的邓州、淅川,丹江口、老河口四县市交界处,散居着近2000户人。村名由杏山而得,山名则是由漫山遍野的野杏树而来。这些年野杏树少了,野猪、野羊这些动物却多了。因为这些野兽糟蹋庄稼,很多年了,村里没人敢种红薯、玉米,这也村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我们杏山村生态保护的良好,杏山村的群众为此也做出了很大的奉献和牺牲。
ee396533c0e135276373b14cf74558d2.jpg
杏山处在南秦岭褶皱带东段,构造特殊,位置优越,寒武至奥陶纪时期,这里曾是一片海。溶沟和石芽,遍布杏山地表,层层叠叠,形成小型石林,是北方稀有的喀斯特地貌,成为杏山地质公园。互相连通的喀斯特溶洞内,石钟乳、石笋等钙质沉积物奇观,展示着数亿年间的地质演变。据地质学家称,这里的天然溶洞、钟乳石发育较好。在这山里,人们现在还经常拾到贝壳化石。杏山主峰朱连山的山脊上,有一个天然大坑,当地人称为“天坑”。它直径约30米,深约15米,坑底有数个岩洞。2005年省地质勘探队来此考察时,将一只鸭子放入上端一个洞口,十几分钟后,鸭子出现在天坑底部的洞口处……
308456e81348ce98bb905dbc93973e62.jpg
然而,当地的居民却没有谁探究过溶洞内的景象,他们只是相信,随着旅游开发的进展,静寂的杏山村总有一天会热闹起来,他们在一些景点附近建起的农家饭庄,再不会像现在这样门可罗雀。顺着天坑前行,可以看到一条蜿蜒宕伏的石墙,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楚长城。春秋战国时期,作为强国的楚国,在杏山上修筑了横亘约30公里的长城,全部用青色长条山石块垛垒而成,下宽约3米,上部宽约1.5米,现存的高度多在1米至3米。
b803ae97a0753ba3d5b86031d080f531.jpg
很多年前,杏山村环山而居的孩子们,喜欢到朱连山顶的“石头块儿”间玩耍,他们不知道,那些石头摞着石头的地方,曾经是一座屯兵城。石城墙周围,有城墙墩和烽火台;长城内侧,有三排、近百间石屋,大多基石保存完好。山上还有周仓洞、蝙蝠洞、悬晃石等自然天成的景致,更有长城两侧遍布的荆棘,野枣、野柿、野葡萄、野山楂以及飞鸟、野鸡、野兔……对于杏山长城为何时建筑?在任何资料中没有记载。2000年5月,经中国长城会员考察,确认为战国楚长城。据史载,公元前312年,秦楚在丹阳大战(长城正西10里处),秦斩楚军8万人,楚大败,惧秦,遂在丹阳之东杏山上建长城,以防秦。中央电视台两次新闻报道、《团结报》等报刊也给予报道。杏山楚长城的发现,印证了《左传》中楚“方城以为城,汉水以为池”的记载。
6132cde31c7529a3f7ab2332470c9a54.jpg
站在楚长城向西眺望,丹江口水库就在长城脚下,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犹如一条白练,伸向东北方。长城如龙,白练似蛇,“龙蛇”共舞构筑成奇特壮丽的风景画卷。南水北调工程建成以后,汉丹库水上升,引丹渠扩宽建长,渠内绿水长流,岸上柳树婆娑,百鸟欢唱,而站在楚长城上眺望,长渠引丹,中国最早的长城—楚长城,亚洲最大的人工湖,中国最大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一览无余。坐落在丹水渠畔的楚长城已成为邓州市旅游新景,正以它厚重的历史和崭新的容颜,欢迎四方宾朋、八方来客前来观光揽胜,考古探秘。来源:醉翁亭上看风雨
门户网就是您的家!欢迎您常回家看看!如果您喜欢邓州门户网,请介绍给您身边的朋友!有了您的支持,门户网才能走得更远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通行证

收藏:19 | 帖子:1万

广播台

精彩推荐

邓州市,邓州网,邓州吧,邓州论坛,邓州门户网
手机客户端
邓州门户网公众微信
侵权举报: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,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;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;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!举报电话:0377-62265777